首页 资讯 正文

通讯:草原深处有书香

体育正文 158 0

通讯:草原深处有书香

通讯:草原深处有书香

中新网鄂尔多斯7月(yuè)4日电 题:草原深处有书香 在只有几户人家的(de)鄂托克大草原深处,55岁的布仁吉雅并不孤独。7月4日上午,他(tā)指着眼前的2万多册藏书,幽默地说:“这些书都是我的好朋友,它们丰富了我的脑袋(nǎodài)。” 图为布仁吉雅(bùrénjíyǎ)在图书馆门前。   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摄 布仁吉雅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(sūmǐ)图苏木苏米图嘎查的一位普通牧民(mùmín)。只上过高中的他,在回乡放牧后(hòu)发现,阅读一直是自己最渴望做的事。“但当时牧区里的书籍非常少,于是我就想到(xiǎngdào)了做藏书这件事。” 图为鸿金(túwèihóngjīn)草原牧民图书馆内的藏书。  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摄 布仁吉雅表示,最开始做藏书完全是自主的。他攒下的钱基本(jīběn)用来购书,“买回来书就认真(rènzhēn)阅读,一天一本吧。” 渐渐地,布仁吉雅喜欢阅读(yuèdú)这件事在(zài)嘎查流传开来,后来,鄂托克旗有关单位也知道,“在草原深处,有一个喜欢阅读的(de)牧民。”于是,很多人开始给布仁吉雅捐书。 买书、读书、藏书的乐趣,让布仁吉雅深感生活的充实。但他很快(hěnkuài)就意识到,“在草原深处,渴望阅读(yuèdú)的人其实还有很多。” 2010年开始,布仁吉雅克服经费(jīngfèi)、人员、场地等各种困难,牵头创建了(le)鸿金草原牧民图书馆。到如今,图书馆的藏书已经非常丰富。近日,中新网记者实地(shídì)走访这个图书馆,发现100平方米的馆内(guǎnnèi),图书内容涉及农牧业生产技术、文学艺术、人文地理(rénwéndìlǐ)、史志、民俗风情等多种类型。 “图书馆采用现代化(xiàndàihuà)管理模式,集借、阅、藏于一体,每年订购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,供农牧民阅读(yuèdú)。”布仁吉雅称,该图书馆成立以来,吸引了千余名该苏木以及相邻(xiānglín)旗县的农牧民前来借阅。 为了让当地民众更好地阅读(yuèdú),该图书馆还设置了3张书桌。“大家可以在这里学习,抄录一些文章。”布仁吉雅告诉记者,他11岁(suì)的(de)女儿也加入了“阅读大军”,“一些比较薄的图书,女儿一天(yītiān)也能读一册。” 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宣传委员李浩东介绍,布仁吉雅家于2021年6月获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农村牧区文化(wénhuà)示范户;2023年4月“书香暖城”推广活动中,他家又获评为“书香家庭”。草原上的牧民们被布仁吉雅热爱阅读、追求阅读、崇尚阅读的言行深深(shēnshēn)感染,不少(bùshǎo)人(rén)自觉加入阅读者的行列(hángliè),并向他请教学习。 值得一提的是,15年来,鸿金草原牧民图书馆几乎每月都要开展读书活动,活动以(yǐ)读书、分享读后感及读书经历、交流人生(rénshēng)感悟(gǎnwù)等形式,丰富基层民众的精神生活。 苏米图嘎查的(de)牧民布仁表示,“自从布仁吉雅创建了图书馆(túshūguǎn),我们休闲时间(shíjiān)有了好去处。图书馆书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(qiáng),既学习文化,又帮助生产。我们一家子都被带动起来,媳妇、孩子都爱上了阅读。” 布仁吉雅表示,当前,鄂托克旗正在(zhèngzài)推广“草原(cǎoyuán)村播”,他也想借助平台,在直播中为就近民众“传播读书经验、心得体会(xīndétǐhuì),让更多人加入到阅读中。” “读书(dúshū)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(shìqíng)。”布仁吉雅认为,这恰是自己(zìjǐ)创办图书馆的动力所在。作为内蒙古乡村阅读推广人之一,他相信,书香阅读是全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和标志。(完)
通讯:草原深处有书香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